砂石車司機有話要說
其實我們開砂石車的都很規矩,但我們都被汙名化。
反而是小客車比較不規矩,常常逼車、超車。
想到曾有過的不好回憶,豊光明說他經過那些路段,會特別小心翼翼。儘管難免遇到負面情緒,他坦言其實每天開車在蘇花公路,心情是很愉悅的,「有時候一到高點我就慢慢開,看海,看這個海好漂亮。看海就想到小時候,從部落走路到海邊,走路要快一小時。游十分鐘,又走回家,想到以前小時候真的很好玩。」
部落裡,大部分男人的職業都是開砂石車,
比較能讀書的就去當公務員,再不然就是到工地做工。
「我沒讀什麼書,以前做板模、做工地工作都不太穩。後來叔叔叫我開車比較穩,他自己也在開車。剛開始很辛苦,就慢慢學。可是靠這個行業賺錢,收入比較穩定。」豊光明說,這個工作雖然工時長、很累,但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,他願意。
「澳花村就四十幾台了,金洋村也有十幾台,金岳村也有十幾台,碧候村也差不多十幾台,南澳村就有二十幾台,將近三十台。東澳的話,他們有些住羅東,那邊不好算,看到的七八部,外面可能還有好幾台。」經過蘇花公路沿線部落,看到好幾個大型空地,原來是砂石車專用停車場。
今年40歲的豊光明,開砂石車已經快滿16年了。「這條路變化很大,剛開車的時候,沒什麼落石山崩,積水土石流,這幾年什麼都出來了。有一次發生土石流,但那時候我貨已經裝了,當天一定要去高雄。那次沒辦法,沒有選擇,我直接用衝的,差一點卡在那邊。還好有衝過去,沒過去就會被沖走,就那一次,最恐怖。」
不只要小心上方的落石,旁邊的車輛有時也讓豊光明很傷腦筋。「外面的小車愈來愈多,一到假日都往鄉下,到部落玩。他們有些開車亂超車,我們砂石車每次都被誤會很壞,不讓路。我們都是有地方讓,我們就讓,不會故意不讓,不可能。我們也怕,我們讓也是我們的快樂啊,他們硬超車,發生事故我們也不安,所以有地方讓我們一定讓。」
對豊光明來說,這條路是他再熟悉不過的路,是他賺錢的路,也是讓他每天快樂出門、平安回家的路。
他有8個小孩,最大21歲,最小3歲。
他叫豊光明,不叫豐光明。你沒聽錯,一個老婆,八個小孩。
「最幸福的事情,我回到家孩子都是快快樂樂的在那邊玩,沒受傷還是生病,是我最快樂的。」
拍攝豊光明一家晚餐時刻的那天晚上,深刻感受到「團圓」與「溫馨」兩個詞彙的含意。除了兩個最大的孩子已經離家,兩大六小圍著五菜一湯的畫面,連三位攝影師都差點流下感動的淚水。
以開砂石車維生的豊光明,一天的行程,就是早上三四點出門,下午七八點到家。聽起來很長的工作時數,豊光明卻這麼說。「到家裡看到老婆小孩蹦蹦跳跳,快快樂樂,就覺得今天的工作不會累啊,反而很輕鬆。」
對幾乎每天開車行經蘇花公路的砂石車司機而言,蘇花公路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呢?「對我來講,這是我賺錢的路。這個路斷掉,我就沒錢賺。這個路對我來講很重要,有路我才能賺錢,沒路我就不能賺錢。」
這些話,對平常交通便利的我們來說,聽來太現實,太不浪漫。然而,對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的豊光明,卻是再誠實不過的回答。